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体验宋韵文化 蓝媒小记者杭州国家版本馆精彩之

来源:国家图书馆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千古风流——浙江历史文化名人展”中,小记者们看到了大禹、苏轼、鲁迅、李叔同,了解到浙江这块人杰地灵、积淀深厚的土地上,哺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 赵赴起老师介绍

在“千古风流——浙江历史文化名人展”中,小记者们看到了大禹、苏轼、鲁迅、李叔同,了解到浙江这块人杰地灵、积淀深厚的土地上,哺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

赵赴起老师介绍,宋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达到了顶峰。作为南宋都城,杭州有着浓厚的宋韵文化,设计师王澍从北宋著名画家范宽的名画《溪山行旅图》中获得灵感,随山就势,设计出宋韵十足、古今结合的杭州国家版本馆,也是向宋韵文化致敬。

与一般的博物馆不同,杭州国家版本馆是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展览馆等多种场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具有保藏、展示、研究和交流等功能。进入馆内,大家立刻被其大气沉静的气势吸引,迅速安静了下来,开启了版本馆之旅。在“文献之邦——江南版本文化概览”展厅中,小记者们看到了商朝的甲骨文、战国时期的帛书、三国时期的铜镜……这些都是版本吗?

观摩了各种珍贵的版本,欣赏到了宋韵十足的精美建筑,还学到了书本以外的丰富知识。蓝媒小记者们度过了充实而美好的一天。

走出展厅,小记者们发现,版本馆的建筑十分特别。宋韵与现代结合的主书房、南书房仿佛漂浮在水面,精美的卯榫屋檐、梅子青色的青瓷屏扇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留影。

国家建造版本馆的目的是保护和收藏中华文明,应对抵御自然灾害、战争灾害对中华文明造成的伤害,可谓意义重大。小记者们纷纷表示要树立保护好版本、保护好中华文明的意识。

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巨幅电子画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惊叹之余,小记者郑诗妍发现外婆裙子的颜色和图案与这幅名画竟十分相似,古画仿佛走进了生活,这样的巧合让祖孙俩十分开心。

参观结束,蓝媒小记者们纷纷提问。仓前小学的何一诺想知道晒蓝技术提到的银盐和铁盐是什么?行知小学的刘芷洋想知道馆内收藏了多少件版本。得到答案后,小记者们收获满满。

杭州国家版本馆宣传负责人赵赴起老师告诉小记者,带有中华文明印记的一切载体都是版本。一块被古人刻上特殊符号的石头、记载历史的书籍、入学通知书、结婚证书、出生证、驾驶证等都是版本。近几年才出现的健康码、支付二维码等也是版本。

什么是版本?为什么要建造版本馆?杭州国家版本馆里究竟有什么宝贝?版本馆的建筑为什么看上去古韵十足?带着这些问题,8月30日,蓝媒小记者们相约来到了位于良渚的杭州国家版本馆。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学刊》 网址: http://www.gjtsgxkqk.cn/zonghexinwen/2022/0904/738.html

上一篇:瞿弦和、张筠英作品《朗诵实践谈:百篇百感》
下一篇:法国国家图书馆已收藏2万+电子游戏 目标做到世

国家图书馆学刊投稿 | 国家图书馆学刊编辑部| 国家图书馆学刊版面费 | 国家图书馆学刊论文发表 | 国家图书馆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国家图书馆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