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秋来正是读书时 这些国家的图书馆各有千秋

来源:国家图书馆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瑞典图书售价很贵 每年一次的图书馆节里,图书馆还会把淘汰的一些书籍以象征性的价钱出售,比如五块人民币十块人民币一本,总是人头涌动,每年我都能挑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好书。

瑞典图书售价很贵

每年一次的图书馆节里,图书馆还会把淘汰的一些书籍以象征性的价钱出售,比如五块人民币十块人民币一本,总是人头涌动,每年我都能挑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好书。

当时公共图书馆成为了英国中产阶级了解政治、进行辩论、参与社会的一个有效路径。

另外,新南威尔士州图书馆也一直宣称自己是澳洲最古老的图书馆。1827年12月,这家图书馆开始以订阅图书馆的概念在皮特街运营。接下来的两年里,图书馆一直在搬家迁址,足迹遍布乔治街、大桥街、麦格理街和麦格理广场;到1869年,这家依赖会员订阅作为经济来源的图书馆负债累累。新南威尔士州政府以5100英镑的价格买下了它,其中图书1500英镑,建筑3600英镑。1869年9月,它更名为悉尼免费公共图书馆开放,藏书2万册。

不同种族的社区有自己文字的图书馆

会把淘汰下架的书籍

就像休恩登庄园在二战期间成为制作秘密地图的地方、克莱夫登庄园的主人在一战期间主动成立红十字医院救助了名官兵一样,豪华的私人住宅逐渐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如今私人图书室的藏品要么被少量拍卖,以解经济之困顿,要么被大量捐赠给大学和各地图书馆等,保持一脉文化的传承。而深宅大院里的图书室们,也正在成为婚礼热门的背景板之一。

20年前我刚到英国时,网络并没有通到各家各户,上网最方便和免费的地方,是当地的图书馆。在伦敦,每个区有不止一个图书馆,基本上坐汽车20-30分钟,能从区里的一个图书馆到另一个,我们称之为“社区”图书馆。当然,不同种族的社区会有自己文字的图书馆,比如伦敦市中心中国城附近著名的查宁阁中文图书馆,比如伦敦北部靠近阿森纳体育场有犹太人图书馆,而各区图书馆也会为当地的外地居民设立一些外文书籍的书架。

\瑞典\

在历史流转中逐渐走入大众世界

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并不是澳洲国家图书馆,而是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始建于1854年,原名墨尔本公共图书馆,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免费公共图书馆之一。该图书馆创始人认为,获取知识对公民的发展和社区的繁荣至关重要,并创建了图书馆作为“人民大学”——一个所有维多利亚时代的学习和发现的地方。他们还要求图书馆保存维多利亚的遗产,为后代收集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物品。这些责任使命传承至今,每年维多利亚州都会为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增加超过7万件文物,并在信息化方向领先澳洲公立图书馆体系。

公立图书馆,一个终身学习的知识空间

按照目前任剑桥大学图书馆研究馆藏部副主任马克·珀塞尔的研究,主动兴建私人图书室的风潮开始于1720年,图书馆往往被建筑师设计放在卧室的边上,也因此它的私密性与公用性兼而有之,既是私会之场所,也可以堂而皇之地用作社交与工作。很多私宅都有自己的图书管理员,以便处理与图书室有关的事物。私人图书室成为英国名建筑师们大显身手的另一场所,威廉肯特和罗伯特亚当设计的图书馆被称作表达了成熟的格鲁吉亚风格,书籍的排序和展示成为空间的基本美学的一部分。

异地图书可以申请

私人图书室当然也是财富的一部分,这种财富一部分是通过收藏手稿和书籍来体现的,比如在第一代劳德代尔公爵的遗嘱认证清单里,他在汉姆大宅的书籍占了房子里所有动产价值的一半;拥有书籍、阅读书籍,是贵族们知识教育的一部分。

古建筑内的新时代:新南威尔士州图书馆。新南威尔士州图书馆标志非常有意思,是一个融合一体的问号和感叹号,象征着求知的好奇和发现的惊喜。从标志设计就可以看出,新南威尔士州图书馆对生活和现代的回应。早在20世纪80年代,该馆就开始了图书馆馆藏的计算机编目工作,并为澳大利亚社会和历史公众讨论提供了回应场所,比如女性历史、澳大利亚社会的多元文化主义、澳大利亚土著社会和历史的意识等话题至今还在该馆活跃。出现形式也非常丰富,以土著社会为例,该图书馆增加了对图书馆内土著材料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通过采访和移民来记录口述历史建立“彩虹档案”;1991年设立土著服务图书馆员职位;2013年成立了土著专项。

编者按:相比于春困夏燥冬寒,秋天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学校开学了,孩子们又开始了新一学期读书的旅程;天气凉爽了,大人们在秋日舒适的阳光中打开一本书来阅读,也让文字有了一股温暖的感觉,图书馆就不失为一个可以实现沉浸式阅读的好去处。本期约稿几位作者介绍自己所居住的国家的图书馆,从国家图书馆,到公共图书馆,再到社区图书馆,这些国家的读书文化如何在图书馆中体现呢?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学刊》 网址: http://www.gjtsgxkqk.cn/zonghexinwen/2022/0920/743.html

上一篇:法国国家图书馆黎塞留馆重新开放
下一篇:(国际)欧洲遗产日:走进法国国家图书馆黎塞

国家图书馆学刊投稿 | 国家图书馆学刊编辑部| 国家图书馆学刊版面费 | 国家图书馆学刊论文发表 | 国家图书馆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国家图书馆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