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

来源:国家图书馆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8月3日,嘉宾在展览现场参观。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中国日报北京8月3日电(记者 姜东)“妙手传天禄 丹心鉴古今——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展”将于2022年8月

8月3日,嘉宾在展览现场参观。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中国日报北京8月3日电(记者 姜东)“妙手传天禄 丹心鉴古今——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展”将于2022年8月4日在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是2022年国家图书馆“晒书”的重要活动之一,共分为“天禄零楮 册府重光”“精具利器 匠心良材”“妙手巧艺 古书回春”三个单元,展出善本、普通古籍、中外文现代图书、报纸、档案复制件等不同类型展品共计72种85册(件),其中有一部分为天禄琳琅旧藏的珍贵古籍,大多是经过修复师用不同修复技法修复的曾经严重破损、不同破损类型的天禄珍籍,另配合展出修复过程中精心制作、选配的材料和工具等48种,让观众不但能观赏重要典籍,同时可以了解大国工匠的划时代技艺。

8月3日,嘉宾在“修复纸样体验”中,对不同种类的修复用纸进行“科学”检测。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8月3日,展览现场展出的《御制诗初集四十四卷》。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天禄琳琅”是清代乾隆皇帝将皇宫各处藏书中宋、金、元、明版旧书进行择选,掇之菁华置于昭仁殿而成的重要藏书。但从建立直至20世纪50年代,几经坎坷,磨难频生。其间火、盗、兵、蠹,致使藏书大量损佚,664部中已有近60部不见影踪,幸存者几经聚散大都收归公藏。2013年,国家图书馆启动“天禄琳琅”珍贵古籍修复项目,历时8年,精心修复了馆藏损毁严重的300余册“天禄琳琅”藏书。

8月3日,展览现场展出的《御题三礼图二十卷》。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8月3日,嘉宾在展览现场参观。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学刊》 网址: http://www.gjtsgxkqk.cn/zonghexinwen/2022/0809/734.html

上一篇:国家图书馆“晒书”亮宝 展示高超古籍修复技艺
下一篇:《古籍里的古曲》音乐会9月为国家图书馆“庆生

国家图书馆学刊投稿 | 国家图书馆学刊编辑部| 国家图书馆学刊版面费 | 国家图书馆学刊论文发表 | 国家图书馆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国家图书馆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